1、营业税政策个人将购买不足2年的住房对外销售的,全额征收营业税;个人将购买2年以上(含2年)的住房对外销售的,免征营业税。
2、截止到2022年12月7日,3%-5%。根据国家新房契税2022标准,截止到2022年12月7日,2022年买房契税标准按照3%-5%执行。
3、契税实行3%-5%的幅度比例税率。目前,契税已成为地方财政收入的固定来源,在全国,地方契税收入呈迅速上升态势。各类土地、房屋权属转移,方式各不相同,契税定价方法,也各有差异。
4、对个人购买家庭第二套改善性住房,面积为90平方米及以下的,减按1%的税率征收房产契税;面积为90平方米以上的,减按2%的税率征收房产契税。按照现行房产契税新政策,个人购买住房实行差别化税率。
1、最近,广州楼市调控不断升级,临近的东莞也不断调整和细化楼市调控措施。
2、由取得预售许可证(现售备案证书)后半年延长至一年,涨幅不超过3%(含本数)。下调销售价格的间隔时间维持半年不变,降幅不限。
3、《通知》指出,新房备案价上调空间控制在5%以内,而未售出的新建商品住房上调销售价格的间隔时间,由取得预售许可证(现售备案证书)后半年延长至一年,涨幅不超过3%(含本数)。下调销售价格的间隔时间维持半年不变,降幅不限。
月27日,东莞市住建局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的通知(东建〔2021〕6号)》(以下简称《通知》),东莞楼市调控再加码,进一步堵住***离婚等政策漏洞,提高社保缴纳年限和购房贷款首付比例。
新政调整了商品住房限购年限:一是对非户籍居民家庭购买第二套商品住房的连续缴纳社保年限要求由两年延长到三年;二是对离婚购房、新入户购房、企业购房等情形分别明确了要求。新政旨在抑制投资投机型购房行为,堵塞炒房漏洞。
月27日凌晨,东莞再次深夜升级楼市调控政策,包括增加限购年限、封堵***离婚买房,提升二套房首付比例、加大住宅用地供应等。东莞再次深夜加码楼市调控。
调整商品住房限购年限 自本通知施行之日起,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在本市购买第二套商品住房(新建商品住房或二手商品住房),须在购房之日前四年内在本市逐月连续缴纳社保满三年。
“限售”年限上调至3年,此前为2年 今年5月,东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重申“限售”政策,执行2017年4月发布的政策。
1、年2月27日凌晨,东莞市住建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的通知(东建〔2021〕6号)》。俗称“莞六条”。核心内容有3点:加强限购,堵死***离婚。严控信贷,二套房首付提高。
2、“深八条”搅动临深楼市,坊间传闻,本周五(7月24日),房价飙涨的东莞将会升级调控政策。虽然靴子落地迟到,但是在意料之中。东莞加码楼市调控,只不过是选择在7月25日凌晨发布新政。
3、其实,去年7月以来,东莞的楼市调控政策就一直不断,另外,这已经不是今年东莞首次对楼市进行调控。
4、月27日,东莞市住建局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的通知(东建〔2021〕6号)》(以下简称《通知》),东莞楼市调控再加码,进一步堵住***离婚等政策漏洞,提高社保缴纳年限和购房贷款首付比例。
5、东莞并非近期首个对楼市调控加码的城市。自7月15日以来,深圳、南京、宁波这些上半年楼市偏热的城市,相继出台了涉限购、限售、***离婚买房等调控政策。
6、月27日,东莞楼市调控新政落地。此次调控力度颇大,从提高首付到延长社保,从打击***离婚到限制企业购房,这套覆盖限价、限购、限贷的楼市调控“组合拳”,旨在全方位围堵炒房空间,力度看齐一线城市。
这就是在近日,广东省东莞市宣布全域退出住房限购。在楼市调控的工具箱里,常见且灵活的限购无疑是撩动市场神经的手段之一。
日前,济南、青岛、南京等核心二线城市全面取消限购政策,根据诸葛数据研究中心不完全统计,截至9月11日,已有8个城市全面取消商品房限购政策,包括东莞、佛山、沈阳、嘉兴、大连等。
多家媒体报道,广东省东莞市全域不再实行商品住房限购政策。
年7月4日,东莞市楼市相关部门发出通知称,调整东莞市部分区域的住房限购,具体包括东城、南城、万江街道等五个区域。
取消住房限购政策,将会对当地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同时我认为这一定是未来发展的一大趋势。
法律分析:如果是本地的已婚夫妇,只能购买2套房,如果是单身人士,则只能买一套房,并且还需要提供单身证明。如果是外地户籍,需要提供5年以上的本地社保缴纳记录,并且中间不能间隔,否则无效。
年2月27日后入户东莞者,需满足落户满半年、且在购房前两年内逐月连续缴纳社保满半年。(二手房无这个要求)2021年2月27日前入户东莞者,无要求。
东莞二手房交易政策有以下几点:买房条件。本市户籍,本市户籍买房无社保年限、个税等的限制。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wscbw.com/post/28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