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为止,我认为成都的建川博物馆最好。
这是樊建川自己建的博物馆,他是第一代房地产商,但是却没心思赚大钱,而是把精力和钱都花在了博物馆上。用了20年时间,把建川博物馆建成了国内最大的博物馆群落。
举几个例子吧
他的抗战馆,分为正面抗战馆和中流砥柱馆。前者是反映国民***正面抗战的收藏,他的文物,是国内最多的。他捐献了几件国家级文物给731纪念馆,因为731纪念馆其实没多少细菌战的证物;他捐了不少文物给上海的四行仓库纪念馆,上海搞四行仓库纪念馆,***很支持,但是却没有什么文物,樊建川就把在日本搜集的一些文物捐给了他们。
我去看过台儿庄抗日纪念馆,那个馆很不错,但是大多展品都是图片,实物很少。樊建川一个人收集的抗战文物,可能比国内所有官办的抗战纪念馆的总和都要多。这几年,各地开始重视抗战纪念,大家的反日情绪都很高涨,但是很多人的反日情绪,都是建立在电视剧的基础上,真正的文物,博物馆里非常少。
樊建川为了搜集抗战文物,可谓殚精竭虑。他多次跑到日本去收集当时到杂志、报纸和书信,光是日军到家书就有几钱封。这些家书,书写了思乡之情,但是也记录了不少侵华罪行。对这些家书进行研究,能发现很多有意思的结论。比如,很多家书都被涂改过,那是当时日本侵华日军对书信进行审查的证据,日军担心书信走漏风声,泄漏了军事机密。相比之下,中国军人的家书,基本上没有涂改过,为什么?我们还没有这个情报的意识。
另外,建川博物馆还有一个***纪念馆。搞这个也体现出了樊建川的勇气和责任感。如今,很多年轻人根本就不知***是什么了,但是樊建川却在10年前就开始收藏***时地文物了。
这是用一个人的力量,来做一个顾家应该做的事,到目前为止,建川博物馆已经有十几个馆开放了,非常值得一看。
博物馆是体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的圣地,所以人们都很尊重它下面来说说这些沉默的老者中的代表~
1. 苏州博物馆新馆
苏州博物馆新馆设计以粉墙黛瓦的苏州传统建筑和精美的苏州园林为设计元素,通过现代设计手法对传统进行诠释,新馆建筑用材简洁,以灰白为主。与传统园林相比,博物馆新馆的主庭园、精巧的展示厅及拙政园虽非***用传统及保守的设计手法,新的设计方向及主题却由其出发,而提炼重组传统景观设计精随,发展出中国园林建筑新方向。
辛亥革命博物馆,是为纪念辛亥革命·武昌首义100周年而兴建的一座专题博物馆。项目位于武汉市武昌区首义广场南侧,与武昌起义军***旧址(红楼)、孙中山铜像、黄兴拜将台纪念碑、烈士祠牌坊等串联成首义广场炫目的文化符号。辛亥革命博物馆外形设计独特,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和现代建筑特色。高台大屋顶的架构彰显中国建筑“双坡屋顶”和“飞檐翘角”的特质;建筑***用具有雕塑感的造型,塑造出刚毅、挺拔的视觉效果。建筑外墙***用红色,基座***用黑色,“红”与“黑”两色的对比,不仅反映了辛亥革命博物馆所表达的“革命”与“黑暗”的对应,也体现了楚国建筑“红”与“黑”的基调。红色的主基调与红楼的色彩协调统一。
深圳当代艺术馆与城市规划展览馆,位于市民中心北侧,是深圳中心区最后一个重大公益文化项目。建筑由深圳当代艺术馆与城市规划展览馆两部分组成,相互独立又有机统一。
4. 宁波博物馆
宁波博物馆位于宁波市鄞州区中心广场西侧,总建筑面积约3万㎡。宁波博物馆的外观被塑造成一座山的片断,因此这座建筑有着被人力切割的方正边界。建筑下半段只是一个简单的长方形,从远处看,这是一个方盒子,或者说,是在纪念性的大广场边的一堆杂砖。走近看,建筑在上半段开裂为类似山体的形状。
5. 中国木雕博物馆
中国木雕博物馆的外形让人联想到北国特有的地貌和冰雪景观。当自然界的纯净优美与信息时代的效率、速度形成剧烈反差,混沌而抽象的形式便可以恰如其分地去实现兼容并蓄的文化转换。中国木雕博物馆的建筑主体长约200米,仿佛是由流动的冰雪凝固而成的银色生命体,三维方向的延伸扭转展现出特殊的基地与功能的关系---它模糊了固态与液态之间的界限。它的不锈钢表面反射着周围的城市。冰冻,被理解为自然的保护力量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wscbw.com/post/28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