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购房政策 > 正文

成渝两地购房政策

  1. 成渝跨区域买房,是否会刺激需求端?对房地产是否利好?
  2. 成渝跨区域买房,是否会刺激需求端?对房地产是否利好?

成渝跨区域买房是否会***需求端?对房地产是否利好?

如果有相关政策,对房地产肯定是利好,但是政策应该很难开展

1、首先需求端的***肯定会对房地产行业形成利好。

2016-2017年,多地出现房地产暴涨,跟这个都有很大关系。政策稍微放松,对市场上的影响都是巨大的。其实本来政策只是简单针对需求端的***,但是会被很多开发商和从业者进行其它解读。然后形成巨大反应,以至于最后失控。从业导致房价暴涨,民生出现重大问题

成渝两地购房政策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国家对房地产的基础调控政策是“房住不炒”。

从去年到今年,国家已经不止一次的表示,坚持“房住不炒”的基本政策。2020年由于疫情影响,房地产销售一落千丈。2月份有70多个城市和地区发布调控政策,但是大多都是针对供应端的。

广州和驻马店针对需求端进行的调整,立马被叫停了。

成渝两地购房政策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所以大概率上是不会施行需求端的***的。

两地公积金互认互贷不代表就可以***两地的房地产需求。成渝都市圈说了很多年,从官方报道来看其实推进力度并不是特别大。

如果说仅仅是公积金方面的改革就可以显著影响两地房地产市场,那说明房地产市场不正常。

成渝两地购房政策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目前,两地间已初步建立了跨区域转移接续和互认互贷机制,职工在成渝地区间转移住房公积金的,由“两地跑”变为“一地办”,办理要件简化为1张表,真正实现了“账随人走、钱随账走”。

并且双方通过建立两地互认互贷机制,职工可更加便捷跨区域使用住房公积金贷款,方便两地间人才流动,具备了两地推进住房公积金一体化发展的合作基础,也契合了两地广大职工的热切期盼。

据介绍,在今年1月,重庆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主动对接四川省住房公积金监督管理部门,多次协调,多方论证,反复修改,拟制了住房公积金一体化发展合作备忘录、工作机制等相关文件,为本次座谈会的召开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在当天的座谈会上,双方通过研讨、修改,形成了《深化川渝合作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住房公积金一体化发展合作备忘录》。该备忘录就建立工作机制、推进信息共享、深化互认互贷、联动治理住房公积金欠缴、套取、骗贷失信行为,以及两地资金融通等七个方面达成一致共识。会议商定,近期将在成都召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住房公积金一体化发展首次联席会议,签订合作备忘录、交流工作经验、研究合作事宜。

据悉,成渝地区住房公积金一体化发展有利于扩大制度受益群体,加强成渝两地合作,求同存异,集中力量办大事,为住房公积金跨省级区域合作提供范例。

成渝跨区域买房,是否会***需求端?对房地产是否利好?

一方面,这为两地带来了一部分新的购房力量;另一方面,则是对两地人民造成了一定压迫感。这些新来的购房力量会不会比本地人率先拔得头筹,抢购那些位置条件俱佳的楼盘呢?抑或是大量资本入市,楼市也将迎来高涨呢?

具体情况我们不得而知,但川渝两地公积金互认对两地楼市的发展都大有裨益,而对重庆的影响更深远。

成渝地区公积金互认互贷,“账随人走、钱随账走”,可以更加便捷跨区域使用住房公积金***,这解决了跨区域购房的一个重要难题。无论是自住还是投资,两地民众的选择面更广了,当然会对需求端有一定的***作用。

从自住的角度看,公积金互认互贷是成渝双圈建设的体现,而且重庆和成都以前提出过要建设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悬浮通道的规划,双圈建设如果各方面的基础设施融合发展,壁垒打通,相当于形成一个超大型城市,可以为职住分离提供前提,拓宽刚需群体的选择面,成都工作重庆安家,或者重庆安家成都工作。这一点类似于广州和深圳,当然它们之间的通勤要方便很多。

从投资的角度看,重庆和成都的楼市,还是有很大不同的。以重庆为例,重庆人普遍偏爱新房,并且近一两年来房价涨幅有限,投资空间不足,和成都的热度有明显差异。

比如2月24日—3月1日一周,重庆仅成交了60套,但成都当周成交量达到1926套。在跨区域买房打通后,这种冷热差异,可以得到平衡,重庆人如果对本地房产升值没有信心,他完全可以去成都,选择机会更多。这些对需求端,对房地产都是实在的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