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与深圳这两个城市一个沪指***一个深指***的所在地,其经济地位在中国可想而知。两个城市都有很多各自的优势,上海人文教育底蕴,是深圳所无法比拟的。清末民初一直到现在都是中国经济龙头老大,其接受西方思想早,加上地理扼守长江出海口,有着无法比拟的优越的航空海运条件,国际很多大公司的在华总部都在上海,服务业金融业高度发达使其地位一直都没有被撼动过。可以说,上海经济间接的带动了周边苏杭,特别以苏南为最!教育这一块是深圳一直是弱项,高等学府上海要甩深圳好几条街,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深圳是改革开放建立特区最早的城市,其发展的速度和发展潜力有目共睹,短短三十年建立起一大批知名的民族品牌招商银行,平安保险,腾讯,华为,比亚迪,中兴,大僵,万科等等金融,保险,电子,互联网,地产等企业!科研创新领域的强劲势头与实力全国首驱一指。据统计,过去五年申请专利的企业深圳比上海要多出将近百分之七十左右,这得益于深圳这个城市比上海更加具有包容性,吸引了全国各地以及海外的优秀人才选择深圳这地方进行创业。众所周知在市场经济的今天,掌握核心科技才能掌握市场的话语权,就核心技术这一块对比欧美日国家而言,不是哪个城市所欠缺,而是整个国家都有所欠缺的。而深圳可以说是做为中国的一个引擎走在健康发展的道路上,对比上海反而感觉上海有点固步自封的味道,总而言之上海做为中国经济一哥的地位短时间是没有其他城市能把其拉下马,可以遇见的将来以深圳现在的发展形势一直持续下去的话赶超广州是肯定的北京上海也不是没有可能。。。。
当然深圳也有自身的缺点,虽然比邻港澳也扼守珠江出海口,交通条件也极为优越。但是深圳所辖的地域面积过小也是事实,城市化已经是百分之百,随着持续发展将面临着诸多的阻碍,希望深圳不要让这一因素所掣肘。。。。
年年都黑沪年年都说上海这不行那不行可就是超越不了上海,深圳大前年差了上海六千多亿,前年差了八千多亿,去年差了一万多亿,差距越拉越大,就拿这次防控疫情来说两个城市的综合实力一目了然,也是试金石
一、上海更宜居深圳6月已经进入闷热天气,晚上入睡要借助空调,出门发愁,回家满身汗水。上海则是凉爽徐风,湿气不大,甚是惬意。
二、深圳更加包容深圳属于发展和建设的城市,来自五湖四海,不同阶层的人都在为城市做贡献,深圳原住民并不是主体,相对上海,更愿意接纳新的成员,不喜欢弄小圈子排斥外人。
三、深圳拼劲更足在深圳打拼的人,有种华为和腾讯精神,接受加班意愿高。反观上海,按时打卡下班回家陪伴家人群体反而是主体,这种特征与上海“作”的文化相关。
四、深圳更会吃、玩,上海更注重外表吃在深圳,穿在上海。粤菜和早茶为何出名,在深圳能明显感受到,深圳夜生活也相对更加热闹。上海的穿着很得体,也很好地保护好自己的虚荣心或体现了自己的身份。
五、深圳创新氛围更加浓厚深圳市***愿意赞助100万扶持高新技术小微企业,在上海,则主要是一些孵化机构才提供一些场地和软件的支持,显得相形见拙。深圳的电子科技产品如此丰富,我想这与***的扶持力度紧密相关。
六、上海高更有底蕴上海的陆家嘴、南京路、人民广场、淮海路让上海这座国际都市显示出历史的烙印,深圳的繁华更多是在说明这座城市追求高速发展的浮躁。
在深圳待了几年,现在正在上海,有以下几点印象:
1.环境. 深圳绿化率高过上海。深圳有山有水,有山就有森林,有水指的是清水。上海没山,但有水,是浑水。
2.. 城市面貌. 上海是老城市,旧城区太大,改造困难。而深圳旧城区小,发展又快,所以城市建筑总体比上海更现代些。
3. 文化底蕴. 当然是上海强。但我不认为这有什么正面意义。上海发展最好的时期是开埠后到民国时期,和现在深圳有相似之处。也是从海边渔村,贸易码头,到繁华的工商业城市。发展的动力来自野蛮洪荒的外来人。
4. 市民年龄结构. 这个不用我说。
5. 上海在过去给共和国贡献很大。支边,三线建设,税收等等。
在中国,城市的发展,不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而是国家強行定位决定的;这就产生了政策决定城市的发展前景;上海,深圳在国家各自的定位不同,因此,上海的城市地位是深圳永远都无法企及的;但是,在野蛮生长中的深圳,残酷竞争中的深圳,出现许多世界级的企业就是例证,未来10年,是深圳的黄金10年,无论从创新气氛,产业结构,人才聚集度,政策配套、在国内都首屈一指,经济必定在高位中运行,由于产业集聚效应,更多的金融及科技机构必定抢占先机,占领深圳,更会带动大批产业的提升,造就良好的循环经济,这就注定深圳的整体经济呈现几何级的增长,未来10年,除非再对深圳強行限政,否则,整体经济超过上海是活生生的现实。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wscbw.com/post/24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