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购房政策 > 正文

北京阿里员工购房政策

  1. 在阿里工作是不是买房很容易?
  2. 董小姐霸气了,好公司就该帮员工买房?
  3. 北京员工去武汉就奖3万,还给购房资格,小米这种公司政策会引发人才回归二线吗?

在阿里工作是不是买房很容易?

别扯了,阿狸根本没有送房这一说。之前阿狸推出的几套房子,得摇号才能买,比例很低的,而且从那以后,阿狸再也没有地建房子了,别想着还有便宜占了。

在阿狸是不是就能买得起房,这跟你的能力有关,你能力强,在别的公司一样股票期权工资高,你没能力,在阿狸一样接不开锅。。

想特别有钱,给别人打工是不可能的,醒醒别做梦了。。

北京阿里员工购房政策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马云出手帮绿城有了实际行动。11月5日,阿里巴巴集团百余名员工响应集团***马云号召,前往绿城旗下的楼盘看房。绿城房产官方微博宣布,阿里员工团购可享受员工优惠价。本报记者昨日获悉,阿里员工还将获得0.8个点的内部折扣之外的团购价优惠。

  阿里人可享受更多折扣

  11月2日,在澄清“被破产”传闻时,绿城集团董事长宋卫平对杭州媒体透露,马云已号召阿里巴巴的员工买入绿城的住宅。11月4日,阿里巴巴内部邮件称,阿里员工购买绿城翡翠城、西溪诚园和明月江南,将享受绿城员工内部折扣9.2折,此外还能享受额外团购折扣,活动适用于绿城在杭州的翡翠城等三处楼盘。资料显示,三个楼盘位于杭州滨江、城西区,距离阿里巴巴集团下属公司较近。

北京阿里员工购房政策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据了解,同为浙商领袖人物的宋卫平与马云私交匪浅,两人曾一同回浙江嵊州老家祭祖,还均为私人会所“江南会”的创始会员。

  但是,对于阿里巴巴集团此时组织员工购房是否要“拉绿城一把”一事,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陶然表示不予评论,他仅仅回应称,阿里集团此前也曾多次组织员工向当地开发商展开过类似活动,如金成、金地等公司。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阿里管理层人士昨日对本报记者分析称,尽管绿城在0.8个点的内部折扣之外还会给阿里员工提供团购价优惠(优惠幅度目前不详),但绿城的价格对于解决“刚需”的一部分员工来说,吸引力仍然不够大。以翡翠城为例,阿里员工能拿到的折后价格约为1.7万元每平米,但该楼盘附近的其他楼盘售价多有低至一万出头的住房

北京阿里员工购房政策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绿城***“努力抓销售

  根据绿城集团公司简讯,10月,绿城共有17个新老项目放量,总推盘面积约36万平方米。推盘项目数和推盘面积都创造了年内新高。这印证了绿城集团董事长宋卫平绿城将“努力抓销售”的说法。

  不过从销售数字看,10月绿城销售额为21亿元,在年内月度销售中并不突出。此前9个月,绿城有6个月销售超过21亿元。至此,今年前10月,绿城集团累计销售金额约285亿元,仅完成全年销售目标550亿元的51.8%。

  8月,绿城中国常务副董事长兼执行***寿柏年曾坦言,完成全年销售目标有困难。昨日,绿城有关人士也对记者表示,现在看550亿的***几乎可以肯定完成不了了,不过目前还没有明确下调全年销售目标。

老板赚钱了,总要分一些给员工!不然,谁还给他工作!***待遇好,说明公司有前景!不过,3年前我在淘宝开店2年,也赚了半套房钱!但是,现在不行了,淘宝店铺关门了!还是实体店赚钱!

最近几年,互联网公司员工的***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华为应届生起薪38万,晚上加班有接送班车;腾讯员工可免费冲Q币,领取每年的开门红包……

其中,阿里巴巴的***最让人羡慕——直接送一套价值300万的房子!

2016年3月,阿里巴巴对内发布了一条公告:员工可以买到阿里自己造的房子了!消息传开,阿里的员工都沸腾了!这可以说是行业内的顶级***啊!意味着员工能少奋斗十年!

阿里***房被内部人亲切地称作“亲橙里”,位于阿里西溪园区附近。***房一共建了380套,每套面积在87-118平方米,一共4种房型。内部售***只要市面价格的六成,而且产权完全归员工个人所有。

目前阿里周边的小区均价都飞涨到了3万以上,当初员工仅用了1万每平米的价格购买,如今已经整整翻了3倍!

这么赞的***房,每位员工都有资格申请吗?并不是。根据员工的经济实力,阿里设了一个门槛:P8(资深专家)/M3(高级经理)及以下层级的员工才有资格申请摇房。

这么设置是有理由的。

众所周知,马云对员工慷慨是出了名的,他把大量股票发给员工,期望员工和公司共同成长。因此在阿里巴巴内部,很多中高层员工、老员工、前员工早已是千万、亿万、甚至几十亿的富翁。2014年阿里巴巴在美国上市后,上万名员工跻身千万富翁。

我觉得嘛?这个得看你是买哪里的房。北上广深的房?不好意思,你觉得不是高管,能凭借那份薪水在北上广深买房吗?不能。即使是高管,我想也不是特别容易的。那里有全国最好的***,房价贵的理所应当。那就退而求其次吧。在二三线城市买呗。但是,那也并不容易。因为你的工资就那么点。

董小姐霸气了,好公司就该帮员工买房?

今天一早再一次被董小姐的霸气语录刷屏了,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在做客人直播时候表示,争取让格力电器员工都享受两房一厅的待遇。主持人一脸懵逼的问道,钱谁出呢?董明珠很干脆“我掏啊!董明珠是在吹牛逼吗?

董小姐霸气了 好公司都会帮员工买房

今天一早再一次被董小姐的霸气语录刷屏了,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在做客人民直播的时候表示,争取让格力电器员工都享受两房一厅的待遇。主持人一脸懵逼的问道,钱谁出呢?董明珠很干脆“我掏啊!”但也补充说明,只有员工在格力退休,才能得到房子的所有权,如果中途离职,房子还要退回的。但,那也很值啊!那么这个政策能落实吗?有人觉得董明珠又在吹牛逼了,也有人想到了华为刚刚辞退了34岁以上的老员工,董明珠说的有可能实现吗?

其实,董小姐说的还是很实在的,应该是没有吹牛逼,对于纯制造业的格力来说,跟华为不一样,老员工有充足的经验和技术,目前看还是格力的财富,所以对于老员工骨干员工,格力肯定是要想办法留住的。而且就单从提供住房这个事来说,似乎也不是什么难事,很多比较牛逼的企业家也都这么干了,比如阿里巴巴的马云,去年3月份马云就拿出了380套房,6折卖给员工,那个时候房价正是上涨的时候,像阿里巴巴不但不加价,反而***打折的,整个楼市几乎没见过。另外,阿里在内的很多大公司,虽然没有直接盖房给员工,但也都提供了0利息贷款。比如另外一个马,也就是腾讯的马化腾,在腾讯内部一定级别的员工是可以申请无息***的。大家知道这可是天大的***了,毕竟如果你要***几十年,多还出来的利息,都够一套房了。如果不收你利息,员工买房的面积可能会翻倍。

有人说了,无非又拿阿里和腾讯举例,这样的牛逼企业,有的是钱所以才能给员工造,但其他企业行吗?这个可以有,最近北京一直在试点开发商自持物业对外租赁,已经卖了几个100%的自持物业地块了,地点都在科技企业扎堆的海淀西北旺,这事大家应该听过吧,众所周知现在的自持物业相当的不划算,租售比只有可怜的2%不到,这样开发商岂不是要赔大钱了,还不够还利息的。

所以有人脑子活,灵机一动找来了周边的科技公司。跟这些公司讨论内部消化,也就是说极有可能这些地块会由这些科技公司最后买单,然后拿过来不卖,作为***发给或者租给骨干员工。这样开发商可以回收现金流,而科技公司买这种不能卖的房子通常比较便宜,他反正也不是为了卖所以倒也无所谓产权。而对于员工也是合适的,有公司出面,生活就能稳定下来,只要公司不倒,人不跳槽。房子就能继续住下去。不会有房东哄你。另外,有的房子可能也会被科技公司倒卖给员工,但应该也是低于市场价很多的价格,由于没有完备的手续,所以可能仅限于大公司这么做,这些员工只能得到公司的相关证明,而以后要卖房也只能卖给公司内部其他员工,也就是说这类房产可能会在公司内部流通。这就需要公司的规模至少几千上万人的那种。

所以很可能[_a***_]马上就轮回了,很快就又能回到了单位提供住房的时代。好的公司和好的企业,会用住房作为诱饵留住优秀的员工和人才

北京员工去武汉就奖3万,还给购房资格,小米这种公司政策会引发人才回归二线吗?

无论是北京、上海,还是深圳,这些年来这些特大城市的运营成本持续攀升,其中包括租金成本、用人成本、经营成本等各项成本压力,这不仅仅让普通员工很难适应这一种高压环境,而且也会让不少的企业乃至上市公司无力承受如此巨压。对于小米这种巨头企业,尚且有着搬迁***,或许有着节约成本,提升效率的打算,但同时可能还会与迁入地的政策优惠、税收优惠等因素有关。实际上,对于巨头企业而言,其搬迁行动,往往也是引发一批优质人才、专业人才的迁移,而对于人才的逐渐迁移,但迁出地的负面影响不少,而对迁入地的***积极影响,则同样不可小觑。***如企业家们形成了一个搬迁的共识,恐怕对于部分成本过高的城市,带来不少的冲击压力,城市吸引力下降、人才吸引效应降低,最终还是会导致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缺乏了核心动力,不利于城市未来十年乃至数十年的发展。

这种说法,看看就好,千万别当真!

小米这类公司政策,确实会导致一部分人才回归二线,但大批量回归的可能性不大!

毕竟当年逃离北上广深的人,现在大多数都又回去了!

还是那句话,一线城市安放不下我身躯,二三线城市安放不下我的灵魂,但基于未来考虑,绝大多数人还是会选择一线!

另外,我们还从小米员工搬迁的出发点去分析下,人才回归二线的可能性。

首先,雷军是商人不是慈善家!

有人说,小米鼓励员工迁往武汉,是因为他本人的故乡情结——可别傻了!

对于雷军来说,武汉始终是他魂牵梦绕的地方。而在武汉成立小米总部,似乎就显得顺理成章。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乡土情结外,武汉本身便利的交通、深厚的人才底蕴、政策上的扶持等,都是雷军所看重的。而小米身为智力密集型企业,人才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如果能够在武汉当地就笼络大批人才,且降低公司的各种支出和成本,自然能够实现共赢。

此次小米的《搬迁员工相关***政策》看起来还是诚意满满的,抛开3万元的搬迁***费来看,不受限购政策可立即购房这一条已经足以让很多员工动心。而且相比北京交通、住房、消费等成本的居高不下,武汉、南京居住成本无疑要低得多。

以北上广为代表的一线城市近年来运营成本持续走高,让巨头企业面对着越来越大的压力。甚至这些城市的快节奏,也对员工造成了无形的高压环境。向二线城市转移,成为了巨头企业和部分员工的“共识”。

因此,小米此举还是会“***”部分北京员工前往武汉和南京的。甚至在小米的推动下,一波人才回归二线城市的潮流可能会就此开启。阿里、华为、腾讯等巨头企业,也有可能在更多的二线城市展开业务或设立总部,进而大幅降低成本。在这个过程中,人才自然会向二线城市涌入。

而从之前的趋势看,二线城市早已开启了人才争夺战以强化城市竞争力。如今再加上企业的助力,“双剑合璧”之下,二线城市在软实力上能够大幅拉近与一线城市的差距。

但我们也要看到,那些在北京已经定居或者工作发展较好的员工,不会成为搬迁的主力。而且小米也不会放弃其北京总部,毕竟北京的***优势依然是不可忽视的。或许,一二线城市并行,将是很多互联网巨头企业的新选择。

城市化进程的结果,就是拉近了一线城市和二三线城市之间的硬件差距。

以前美国的城市现代化很高,但是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美国国内的二线三线城市在硬件上已经赶上一线城市。

近年来中国的飞机场,地铁,购物中心等等,很多国内城市都有了。各种国际名牌别说1线城市,连3线城市都有了。国内购物已经没有必要再去1线城市,2, 3线城市已经有足够的商品。

因为2, 3线城市人口总数大,生活成本更低,居民有更多的钱用于非住房的消费。 中国目前1线城市人口过量,地铁拥挤不堪。

比如上海陆家嘴地铁站甚至人***满到进站安检都被迫取消。马路上各种贴满小广告又破又脏的摩拜单车乱放,跟边上的世界级高楼上海中心大厦共存。

这就是目前国内的1线城市的现状,除了底蕴包括教育医疗等,别的方面已经没有竞争力了。所以各类企业才会考虑搬迁,而90后00后更加注重当下的生活质量,活在当下是最好的方案

人才从国内1线城市流出到2线3线城市是必然的结果。并没有好大惊小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