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存在什么稳住不稳住,贵阳的房价其实一直以来波动都不是很大,原因有二:
1、巨量的大型楼盘二手房价筑底,一方面挤出了贵阳房价的泡沫,往上也浮夸不到哪里去,另一方面,因为本身就已经是很成本的较低价格了(对比周边省会城市,贵阳堪称房价洼地),所以跌也跌不到哪里去。
2、贵阳本地的购买力,包括贵州本省的购买力有限,贵阳对外省市来贵阳置业定居的人口吸引力也不如东部沿海城市,所以,虽然近些年常住人口虽然呈人口净流入态势,但是房价上涨还是比较缓慢的。
这里的购买力,不单是指首付款,毕竟按照贵阳这种水平的房价,就算1万一平,100平的首付也才20万,对比那些北上广深动辄上百万的首付,20来万对于很多工薪家庭而言,都不算很难的事情,最关键的在于月供承受能力。
银行批贷款,要看申请人的资质和还贷能力的,一般来说要求月收入的流水,要能够覆盖月供一定的程度,所以,如果买一套房,月供超过了自己的收入,那大概率还是很难承受月供压力的,所以,决定房价高低的购买力,除了首付,还要看月供承受能力,而月供承受能力,又和一座城市的主要购房群体的工资收入水平直接相关。
2022年,我们预估贵阳的楼市发展阶段,会和一个词语息息相关,那就是“分化”。
过去的配置,老贵阳一环内,大家的住房情况,其实都差不多,所以没有一定的梯度显现出来,或者说梯度不明显、价格也都大同小异。
而现在不一样了,不仅有了地铁1号线、2号线,未来还能等到3号线开通,还有s1、s2号线,而且,除了地铁之类的硬通货配套,还有万达、万象汇、公园、学校等各类优质的配套涌入省城,于是,市场上出现了地铁房、商圈房、学区房、公园房等不同产品类型,一下就和那些老旧小区拉开了差距和距离。
连续两三年,从2020年到2022年,见证了身边不少家庭的买房***,包括刚需、改善或者投资需求,从动心到由于疫情或其他原因(比如某大停工)搁置,再到观望等待,再到近期的降准降息,还有央妈近期公布的2022年1月金融数据显示,1月人民币***增加3.98万亿,释放出的流动性,不得不让人联想起2008年的4万亿、和2015年的7万亿,于是,又有家庭开始蠢蠢欲动,酝酿着启动下一步的购房***。
从市场供应方面来看,2020~2022年之间,贵阳楼市的产品并没有期待中那么多,有些板块的新房库存已经没那么充裕了,去化周期缩短,而房企开发商拿高价地、拿地王的新闻也比前几年少了,不少人的需求压抑了两三年,所以,在好产品、好户型、好物业品牌的新房供应量方面,为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提供了可能。
从需求上来看,由于受到一些房地产公司停工等消息面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人,特别是刚需群体,开始不再排斥二手房,因为,买新房一怕买到烂尾、停工或者延期交付,二怕买到的房交房不过关出现问题,所以,所见即所得模式的二手房,就逐渐受到市场青睐。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wscbw.com/post/18859.html
上一篇
住博会购房补贴政策出台
下一篇
缅甸家具怎么选购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