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家具选购 > 正文

宝山家具沙发选购

  1. 买沙发去两港装饰城好还是宜家?
  2. 你们碰到过哪些变态的办公室政治?

沙发去两港装饰城好还是宜家

①看来你好像是在上海地区,如果买沙发应该去宜家家居

②上海两港装饰城主要经营基础建材和饰材包括陶瓷,卫浴橱柜地板木门,防盗门,吊顶壁纸窗帘定制衣柜榻榻米,净水器,厨房家电楼梯石材灯具油漆,涂料,门窗,五金锁具,板材管件等。

③宜家家居有现代布艺,皮布沙发。上海有三家店(分别在徐汇,宝山,北蔡)

宝山家具沙发选购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④两港装饰城在浦东新区南六公路799号

⑤如果你的装修置家预算宽裕,建议你到红星美凯龙,月星家居,吉盛伟邦去看看,更多的品牌款式供你选择


你们碰到过哪些变态的办公室政治?

遇到过。

宝山家具沙发选购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事情发生在我刚退休时候,干了一辈子工作,一下子退下来,除了睡觉就是吃饭,闲的真是无聊。

恰巧,上级让我去当一个协会的副会长,我欣然允诺。

会长在职时是一个级别不低的干部,长的很有派头,走路仰着脸,说话拉长音,谁办事都评价几句,一看就是个大领导

宝山家具沙发选购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可惜工作起来就没法配合了。

他对工作,对任何人,没有什么指示,没有什么具体意见,看似很随和,很接地气。但是不论哪项工作,只要是你干了,在他那准通不过。

一次,协会要组织一个高级培训班,全国性的。

通知来了,办公室先送给他,让他批示,工作怎么展开。

他用眼扫了扫,把通知扔给我说,你们去落实吧!

我觉得事情也不大,说了句,您签字吧?

上级单独给我们部门的奖励,其他部门的人也要分一一不分,领导找我谈话,说要有大局意识,等等……最后所有人员根据职务高低都分了一杯羹。利益面前,不谈个人贡献。[捂脸]

某市直单位有一个科室,共3人,正、副科长另加一名科员。科长年近半百,副科长刚过而立之年,科员是一名刚选调来的新同志。

因这一科室工作的特殊性,担负着全市一项艰巨而持久的风险处置工作,在全市各县市区和相关部门抽调了10多名工作人员,组成一个临时机构,并在外租房挂牌办公,俨然为一个独立的单位。

科长已然是该临时机构的头头,因组织监管缺失,有时放松放飞自我,上班期间经常迟到早退,呆在办公室也是关门炒股。对此,副科长意见大,下面的工作人员意见也大,只是不好明说。时日一久,上行下效,临时机构迟到早退缺勤之事时有发生,负责考勤管理的副科长压力很大,但又不便整改,因为根子在科长身上。

更要命的是,科长还没有自知之明,晚上偶尔加班,就在工作群里发其加班的图片,并通知全体人员加班,相关不相关的人都要到位,有人说这是“陪葬”式的加班;科长如早上8:00能准时到办公室,他就会在7:40在工作群里发通知:今天8:00点全体人员开会,研究部署工作。害得所有人鸡飞狗跳式的往办公室赶。而当大伙赶到时,廖廖几句,会议草草结束,像有戏弄之意。大家都怨声载道,却敢怨不敢言。副科长更意见大,与密友诉苦:本是一盘好棋,要人有人,有物有物,要钱有钱,要平台有平台,却被科长下得稀巴烂。

密友向副科长献上一策,旨在整治科长。

一天早上7:40,工作群里突现副科长发的通知:根据局领导指示,今天8:00召开业务培训大会,届时局领导亲自上课,请大家准时参加。

8:00已过,局领导在台上正襟危坐,却不见科长其人,令副科长打电话催。副科长开着免提打电话,连拔两个电话没有接,第三个电话接了,却传来科长迷迷糊糊、似睡非睡、似醒非醒的声音,局领导脸色已然难看。

8:40左右,科长匆匆忙忙跑进会场,浑身酒气,醉眼迷离,局领导脸色更加难看。培训会一结束,局领导拂袖而下,留下科长坐在会场目瞪口呆。

不久,科长被调换了岗位,回局机关工作,临时机构由副科长负责。

老板公司当后宫养,算吗?人前人模狗样道貌岸然西装革履,背后用金钱和高职位诱惑我们这些刚入职的女孩们。想必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他是不懂得的。妈的!真不是东西!!特别感谢我父母对我的富养之恩,让我可以对这些物质诱惑具有天生的免疫力,自带千金散去还复来之豪气,可以从容地用自己的工作能力为公司创造的市场价值与之对抗并取得尊重。让他知道一个道理:诱惑老娘,他不配!有的人选择放弃尊严,躺着挣钱;有的人再苦再难,也要站着挣钱[绿帽子][绿帽子]

你们碰到过哪些变态的办公室政治?

以前在某单位,单位的事情都按照分工和审批权限分别审批就行了。例如,各个口,两千元以下的开支由分管领导签批就行了,三百元以下的,部门领导签批即可,不需要找一号领导。这种制度一直沿用了很多年。

后来换了一个领导,他在上任第一天见面会上就强调,单位的事情,即便是一分钱的任何事情,必须由他审批。

结果二号领导因为办公室缺一个插座,让电工买了装上。电工拿着单据报销,财务说是需要一号签字,电工拿着二号签批的单子再找一号,结果一号勃然大怒,将单子扔到地上:谁签批的找谁报销。

从那以后,单位每一分钱必须一号点头。不过这样的日子只维持了三年,这一号就被纪委请去喝茶,后来撤职了。

实际上这种人,用这种变态的办法,无非就是强调自己的权利,削弱班子成员的权利,目的就是***。这样好处有很多,不过坏处也是显而易见的,所以没多长时间就被举报到纪委,直到后来被***